怡亞通和聯想兩者面對的行業情況不同
發布于:2015/9/7 來源:http://m.niboeye.cn 點擊次數: 中國企業以這種“蛇吞象”的方式收購外國企業的樣板首推聯想集團。2004年,上海物流公司聯想集團付出了17.5億美元取得IBMPC部門全部資產,而當時聯想年營收約29億美元,總市值不過25.74億美元(200億港元)。聯想收購的資產補上了集團本身的短板,讓聯想集團一夜之間從中國的聯想變為世界的聯想。或許怡亞通也希望拿到英邁的品牌、頂尖人力資源和全球渠道。“怡亞通和聯想兩者面對的行業情況不同。當時的聯想集團主營的PC業務還有利可圖,可現在的供應鏈行業的薄利狀況卻很難在短期內改觀。此外,英邁國際面臨的償債壓力對于怡亞通來說也是一個挑戰。”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機構分析人士對記者說。
對此,記者以投資者身份致電怡亞通證券部,其工作人員并未否認公司對英邁國際的收購計劃,并表示,“無法確認最終收購額會不會那么大(達到54.07億美元),目前還在談”。而對比怡亞通兩次發布的公告,在8月26日最新的公告把之前一次的“收購”改為“戰略控股或全資收購”。http://m.niboeye.cn
“戰略控股”或許意味著怡亞通可能會以收購標的公司51%的股權的形式實施收購,這將大幅降低收購成本。如果以溢價40%以及換股+現金(50%現金+50%股票)的支付方式來計算。怡亞通需要募集88億元人民幣現金,上海物流公司相當于其總市值的11.59%。如果按20%的較低溢價折算,怡亞通需要募集63.42億元人民幣現金,相當于其總市值的8.36%。這與怡亞通在公告中稱這次收購“超過本公司凈資產額”相去不遠。
在最近三個月,多家機構給予怡亞通買入評級,利好依據就包括當前的收購事項。“最終結果仍具有很高的不確定性。怡亞通的融資能力是一方面,英邁國際愿不愿意就范也有很多疑問。”上述機構的匿名分析師表示。http://m.niboeye.cn